第42章:卸磨杀驴!
入夜之后的东京城,星光点点。
青石砖板的街道上,入目尽是熙熙攘攘的行商百姓,丝竹管乐之声不时从街道两侧的坊市中响起,隐约间还伴随着歌姬舞女们悦耳的媚笑声,令人心旷神怡。
恍惚间,自北凉大军兵临城下以来,便冷寂肃然的东京城好似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但此刻,位于东京皇宫深处的内廷,却是灯光昏暗,人影寥寥,与热闹喧嚣的街巷,形成了强烈对比。
夜色朦胧,乾元殿内忽明忽暗的烛火将案牍后李宏的面色映衬的愈发隐晦不定,其脸庞上充斥着令人心悸的阴霾。
尽管眼下正值酷暑,但大夏皇帝仍是身着白日的冕服,略有些佝偻的身躯,不住的发抖着。
奇耻大辱!
作为大夏的天子,御极称帝已有十余年的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李承乾那个废物以"太祖遗训"发难,旋即从战马上坠落。
更令他有些难以接受的,城门附近那些作壁上观的百姓们最后也被李承乾的情绪所感染,一同向他发难!
莫说在他御极称帝的这些年,即便是他在浅邸时期,也不曾遭受如此大的"折辱"。
本来按照他的计划,此次"南巡归来",不管那李承乾心中作何感想,也要在城门外跪迎,而他也可随便寻些由头,践踏李承乾的尊严,借此重新树立皇权。
可今日那么多双的眼睛注视下,他就算日后如愿"清算"了令他丑态百出的李承乾,自己也必将沦为一个笑柄,载入史书。
砰!
剧烈的愤怒之下,李宏的脸庞愈发扭曲,猛然将桌案上的奏本及摆件摔倒在地,清脆的声音于幽静的黑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陛下,殿外郑大人和秦大人求见.."好半晌,小太监颤颤巍巍的声音于殿外响起。
"不见!"闻声,李宏脸上的表情愈发疯狂,声音中满是不耐烦,自己连"南巡归来"的庆功宴都懒得举办,哪里有心情见这两人。
"回禀陛下,"殿外的小内侍似乎是有些犹豫,但最终仍是硬着头皮禀报道:"秦大人和郑大人声称有要事禀报..."
兵部尚书秦钦,户部尚书郑恂,这两位分明掌管大夏兵马和钱袋子的朝臣,乃是李宏无可争议的心腹,深受其信任。
若非如此,他说什么也不肯冒着触怒陛下的风险,前来通禀...
"哼!"不满的冷哼声响起,李宏阴霾的脸庞上也是涌现了些许阴冷。
这二人平日里对他忠心耿耿,处理起国事也算尽心尽力,颇有建树,怎么偏偏在针对太子李承乾这件事上,屡屡失手。
不知不觉间,在李宏心中,专门针对李承乾这件事,好似已然比正常的国事还重要了。
"让他们进来!"剧烈的喘息声过后,李宏终是允准了这两位心腹大臣的觐见,眼神隐晦不定。
"是,"殿外的小内侍赶忙恭敬应是,并默默消失于寂静的夜色之中。
前后不过盏茶的功夫,乾元殿外便是响起了略显急促的脚步声,紧闭的殿门被缓缓推开,身穿官袍的户部尚书郑恂和兵部尚书秦钦携手而来,脸上的表情颇为激动。
"臣等叩见陛下。"
"吾皇圣躬金安。"
似是没有察觉到殿内如冰雪般冷凝的气氛,及面沉似水的李宏一般,两位重臣规规矩矩的跪倒在地,朝着案牍后的大夏天子行礼。
今日陛下于东京城外被太子殿下借着"太祖遗训",给予下马威的时候,他们皆是在场,但却无能为力。
毕竟此前编撰的"谋逆","拥兵自重","抗旨不尊"等遵命,均被太子殿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化解,就连陛下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吃了败仗。
不过在入城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他们还是找到了一条似是无懈可击,令太子殿下毫无还手之力的罪状。
故此,他们二人方才不顾夜色已深,携手扣阙面圣。
"免礼,"案牍后的李宏冷漠开口:"起来说话。"望着这两位心腹臣子脸上溢于言表的激动,他的内心也是为之一动。
"陛下,北凉大军来势汹汹,私下与其来往者,均有通敌嫌疑。"谢恩起身之后,兵部尚书秦钦便是不假思索的拱手道,声音很是急促。
坐在案牍后的大夏皇帝李宏闻言先是一愣,旋即身躯便是剧烈的颤抖起来,一双眸子死死的盯着眼前的心腹臣子,近乎于压抑不住的怒火猛然于心中浮现。
这秦钦究竟是何诛心?!竟敢当着他的面指桑骂槐?暗讽他私下与北凉和谈?!
"陛下息怒,"不同于喜形于色的兵部尚书秦钦,其身旁的户部郑恂倒是注意到了面色不善的李宏,知晓其中或许是闹了误会,故而赶忙出声解释。
"陛下英明神武,为百姓免遭战乱,生灵涂炭,这才不计前嫌的与北凉和议,此举值得万民敬仰。"迎着李宏冰冷的眼神,户部尚书郑恂赶忙拍了一个马屁,旋即又继续补充道。
"但早在陛下与北凉和谈之前,便有胆大包天的贼子,私下与北凉人有所来往,当有通敌之嫌疑!"
嘶。
吸气声响起,李宏冰冷的眼神渐渐恢复了一丝感情,其沙哑的声音也是随之在幽静的宫殿中响起:"是太子?!"但脸上却是涌现了一抹转瞬即逝的失望。
眼前这二人如此大张旗鼓,不惜深夜扣阙也要面圣,其矛头定然直指"功高震主"的太子李承乾。
但现如今,有关于李承乾深夜领兵袭营的事迹早已人尽皆知,即便是他也不敢轻易抹杀此等功绩。
想用此等罪名,给李承乾身上泼脏水,未免有些太过于荒唐了,莫说东京城中的行商百姓们,就说朝野上的衮衮诸公,又有谁会相信呢?
"陛下英明,这通敌之人,正是太子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激动,户部尚书郑恂和兵部尚书秦钦异口同声的说道。
呵..
听闻眼前的两位心腹臣子,果然想用"通敌"的罪名构陷李承乾,李宏的脸颊上也不由得涌现了一抹嘲弄,眼神也重新变得不善起来。
他几乎可以笃定,倘若此事真的宣扬出去,非但不会将李承乾置于死地,还会令其威望大涨,乃至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这郑恂和秦钦,究竟是安的什么心?!
自觉遭受到"背叛"的李宏牙呲欲裂,只是下一秒,郑恂略有些颤抖的话语,便令李宏脸上的表情为之一僵,也将其涌至喉咙深处的咆哮,重新堵了回去。
"自北凉长公主拓跋嫣被太子俘虏以来,便于太子府中居住,前些时日京中更是有传闻,二人互生情愫..."
"此外,下官已然查明,拓跋嫣的贴身婢女,也在其被俘虏的次日,于双方军马的注视下,安然无恙的进入东京城,前往太子府中伺候。"
"陛下,下官弹劾太子殿下私下里与北凉有所往来,或有通敌之嫌疑!"
言罢,郑恂略有些浑浊的眸子中便是涌现了些许精光,眼神殷切的盯着案牍后同样心有所感的大夏皇帝李宏。
试问,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太子殿下该如何应对?!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