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让本太子入赘和亲,敌国登基你们后悔啥

第51章:左右为难的李宏

东京有点热。

作为朝中仅次于翰林院的清水衙门,鸿胪寺理应负责接待外国使臣以及与外邦藩国往来的一切事宜。

只是随着大夏国力的不断衰弱,主动前来东京城觐见的藩国使臣便越来越少,甚至就连远在帝国边陲,臣服大夏多年的土司们也逐渐呈现了拥兵自重的趋势,导致鸿胪寺的差事越来越少。

不过自从知晓北凉派遣以大冢宰宇文觉为首的使团,正式越过镇北关,前来东京城观看其长公主拓跋嫣与大夏太子的大婚典礼之后,一向无所事事的"鸿胪寺"官员们便开始忙碌起来。

而作为"大婚"主人公之一的北凉长公主拓跋嫣也在鸿胪寺官员们的百般央求下,不情不愿的搬出了"清河王府",暂时下榻到鸿胪寺馆。

据说,每日在鸿胪寺外等候拜见这位北凉长公主的官员及富绅豪商们络绎不绝,以至于五城兵马司不得不派出大量差役维持秩序,以免惊扰了这位北凉公主。

相比较之下,理应作为另一位主人公的李承乾则是显得门可罗雀,失去了"太子府"匾额的府邸愈发寒酸冷清,除却卢凌等将士当值之外,再没有官员和富绅豪商愿意与这位"废太子"扯上关系。

不过对此,李承乾倒是显得无比淡然,每日除却打磨身体之外,便是待在书房中翻阅史书典籍,似是完全不在乎自己如履薄冰的处境。

...

...

"回禀陛下,清河王平日里除却待在书房中发呆之外,再没有半点异样。"伸手接过眼前小内侍毕恭毕敬送过来的字条,伺候李宏多年的总管太监周顺转而朝着身旁微微眯着眼睛,似是在假寐的李宏低声禀报道。

"唔,"闻言,大夏皇帝李宏缓缓睁开了眼睛,眸子中涌现了一抹转瞬即逝的厌恶和不满。

这个逆子,倒是沉得住气,是笃定自己不敢杀了他吗?!

"北凉那边呢,到哪了?"

短暂的沉默过后,李宏转而主动询问起北凉使团的近况,保养极好的脸上满是忌惮之色。

相比较眼下毫无反抗之力,犹如"阶下囚"一般,被自己软禁在府邸中的李承乾,于镇北关外虎视眈眈的北凉人才是他的心腹大患。

他深知,这些北凉人如此兴师动众,绝不可能只是单存的为了"观礼"而来,一旦他有所疏漏,极有可能会顺势提出诸多无理的要求。

"回禀陛下,据东厂的番子们回禀,使团前日便抵达滦川郡了,怕是至多再有两三天的功夫,便能到东京了。"闻声,老太监周顺不敢有半点怠慢,赶忙躬身回禀道。

老实讲,这北凉使团的脚程并不算快,甚至还有些缓慢,但考虑到于镇北关外虎视眈眈的北凉铁骑,这支使团的来意仍是显得有些扑朔迷离。

如若只是为了观礼而来,应当不至于陈兵镇北关吧?

"嗯,让鸿胪寺那边警醒着点,切莫被北凉人挑出差错。"

"我大夏可是天朝上国,礼仪尊卑可不是北凉这等茹毛饮血的野人能够比的。"

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太阳穴之后,身着龙袍的李宏便是不假思索的吩咐道,仿佛希望能够凭借复杂的礼仪制度,在北凉人身上找回些许优越感。

"遵旨,"轻轻应是之后,老太监的脸上转而露出了一抹迟疑之色,小心翼翼的回禀道:"贵妃娘娘刚刚又派人来了,想要求见陛下.."

"不见!"不待老太监说完,李宏便是斩钉截铁的呼喝道。

夫妻多年,他如何不清楚郑贵妃眼下心中所想,但来势汹汹的北凉人实在令他焦头烂额,哪里有多余的功夫去安抚"望子成龙"的郑贵妃?

隐隐约约间,李宏甚至还对郑贵妃产生了一丝不满,毕竟现在的局势实在是有些特殊。

"陛下,若是老奴没有猜错,这一切的背后只怕是清河王在暗中捣鬼,"望着愤愤不平的李宏,老太监周顺转而低喃道。

他不相信,如若没有李承乾的默许,作为他们大夏阶下囚的拓跋嫣,如何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消息传递至千里之外的北凉?

传递消息也就罢了,居然还就坡下驴,以两国和亲为幌子,直接明确和亲对象为彼时尚为太子的李承乾。

这其中若没有李承乾从中作梗,只怕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不会相信。

"朕如何不清楚!"提及此事,李宏便是气不打一出来,愤怒的咆哮声随之在寝宫内炸响:"这都是李承乾那个逆子的阴谋诡计。"

昔日北凉大将纥奚南为了能够尽快获取粮草辎重以及作为两国之间缓冲地的定州,便主动释放善意,愿以早已是阶下囚的拓跋嫣为"质子",与他们大夏和亲。

而他当时正惊忧李承乾力挽狂澜,民间百姓对他"割地赔款"的举动愤怒不已,故而几乎未经深思熟虑,便同意了纥奚南的请求。

毕竟将定州及大量粮草辎以"聘礼"的名义交付给北凉,总比"割地赔款"好听许多,自己也不至于遭受大多的非议。

不过他怎么都没有料到,因为他的一时疏忽,没有提前明确"和亲"的对象,反倒是被那拓跋嫣反客为主,钦点李承乾为"驸马",从而令他眼下进退两难。

"陛下,北凉那边不也只是说进京观看太子殿下和其长公主的婚礼吗,并没有指名点姓。"

"依老奴之见,陛下干脆直接将四皇子册封为太子储君,不就能妥善解决此事了吗?"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老太监周顺满脸谄笑,自以为是的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全然没有注意到李宏阴晴不定的脸庞。

砰!

沉闷的撞击声响起,李宏一脚将眼前的老太监踹倒在地,满脸不善的质问道:"你这老狗,是不是嫌命太长了?"

"老实说,郑贵妃那边给了你多少银子!"

昏暗的灯光下,李宏本就阴晴不定脸颊愈发狰狞,其充斥着杀意的眸子,更是令老太监周顺如坠冰窖。

"陛下,老奴冤枉呐.."

"老奴对陛下忠心耿耿,哪里敢有别的心思,更不敢收郑贵妃的银子呐.."

顷刻间,周春沙哑而又刺耳的哭嚎声便于幽静的宫殿中响起,兴许是过于恐惧,老太监单薄的身躯也在微微颤抖着。

咚咚咚!

清脆的叩首声如雨点般,砸向坐在龙椅上的李宏,令其脸上的阴霾和愤怒也渐渐消散。

"行了,起来吧。"

"以后不该说的话,少说。"

终究是伺候自己多年的老太监,而自己又不止一次向身旁的太监透露心声,日后有意将李贞立为太子储君,故而李宏也没有揪着不放。

只是眼下的时机,实在是有些不太合适呐。

"多谢陛下,"眼瞅着李宏并没有追究的意思,本是心弦得以紧绷的周顺终于如释重负,蹑手蹑脚的从地上起身,模样颇为狼狈。

事实上,郑贵妃这些天虽是托人给他带过话,希望他在合适的时候,向陛下提及立四皇子李贞为太子储君一事,但他真的没有收过郑贵妃的银子。

至于银子,那是此前户部尚书郑恂给的,与郑贵妃何干?!

他这一生,光明磊落,没收的银子就是没收!

"行了,派人给郑贵妃那边知会一声,就说朕今夜去看她.."思来想去,李宏还是打算亲自去向自己的宠妃当面解释一番,其脑海中也不由自主浮现出郑贵妃那张成熟妖娆的脸颊。

倘若他在这个关头,将四皇子李贞立为太子储君,又该如何与北凉人斡旋,难不成还真让李贞和拓跋嫣"和亲"?

大夏下一代的储君,焉能拥有北凉人的血脉?

当然,他今晚去见郑贵妃,只是单纯的为了夫妻关系和睦,而不是馋了。

"奴婢遵旨.."闻言,周顺便是蹑手蹑脚的朝着外间而去,脚步很是轻松,但炯炯有神的眸子却是不由自主望向宫外。

郑贵妃交代他的事,他已是做到了,日后再花郑大人此前送的银子,也不算是"受之有愧"了。

只是这银子,是该在老家修个宅子,还是请几个儒生,给自己做个传呐?

这钱该怎么花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