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让本太子入赘和亲,敌国登基你们后悔啥

第52章:身世之谜?

清河王府。

望着案牍后淡然自若,不断翻阅着手中史书典籍的李承乾,身着甲胄的郎将卢凌终是忍不住出声打断:"殿下,这都什么时候了,您就一点也不着急吗?!"

俗话说,时间拥有磨平一切的能力。

前些时日,当陛下以"莫须有"罪名废黜眼前少年的储君之位的时候,整个东京城为之哗然一片,不知多少军民百姓义愤填膺,情绪高涨。

但眼前的少年呢,却是不为所动的待在府邸中,似乎对外界的一切都不关心,仿佛被废黜储君之位的,并不是他自己。

这一晃四五天的时间过去了,东京城中讨论此事的百姓越来越少,李承乾的名讳也逐渐在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谈中消失。

卢凌知晓,如若李承乾再不采取些许行动,只怕用不了一年半载,李承乾这位"废太子"的存在感便会彻底消失。

届时,等待李承乾的究竟是何等下场,史书上早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急有什么用?"

"难不成要孤率领着尔等打进宫中,来一次玄武门继承法?"

闻言,案牍后的李承乾渐渐放下了手中的史书,在卢凌略有些惊愕的眼神中,不置可否的低喃道。

通过近些时日的了解,李承乾已是知晓在这个不同于前世的时空,几百年前同样存在着一个盛极而衰的"李唐"王朝,其中也上演过同室操戈的"玄武门"之变。

但不同于前世赫赫有名的"天可汗",这位试图通过兵变扭转被动局面的李唐太子却是因寡不敌众,被守卫皇宫的禁军当场格杀,就连名字都被从史书上抹去。

不过在李承乾看来,这位"李唐"太子与其说是要通过兵变谋反,倒不如说是一心求死,令其厚此薄彼的父皇从此背上"父子不能容"的骂名。

毕竟谁会蠢到率领着府上的厨子和花匠们去逼宫造反呢?

"殿下噤声!"

听闻眼前的李承乾如此大放厥词,书房中的卢凌顿时脸色大变,近乎于受惊般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先是谨慎的看向窗外,发现并没有人从旁监听之后,方才惊魂不定的朝着案牍后的李承乾呼喝道。

饶是他早就知晓眼前的李承乾已然因为当今陛下诸多厚此薄彼的举动而心灰意冷,但也没有料到李承乾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如此轻易的便将谋反挂在口中。

不过在惊愕过后,卢凌却又觉得一股暖流从心间涌现,身躯甚至微微有些颤抖,毕竟李承乾如此"推心置腹",足以证明对他的信任。

"无妨,在和亲一事尚未妥善解决之前,他不敢杀我。"轻轻摆了摆手,示意眼前的卢凌不必过于激动,李承乾转而一脸随和的宽慰道。

事实上,他刚刚看似随意的"推心置腹",背后其实也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自从李宏下旨将他降为清河王,废黜了太子储君的位置后,曾与他并肩作战的"东宫十率"将士们便因各种各样的由头被改作他用,只剩下卢凌及少数士卒留下,充任清河王府的护卫。

对此,李承乾虽然也知晓其中定然有李宏留下的"暗哨",但对于不离不弃的卢凌,却是给予了足够的信任。

"殿下,此等言论,日后万万不可提及。"

"当心隔墙有耳呐!"

对于不以为意的李承乾,卢凌显得更加焦躁,斗大的汗珠瞬间于额头处渗出。

与以前无人问津的"太子府"所不同,眼下的清河王府虽是门可罗雀,但背地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甚至能够猜到府中的哪些侍卫和内侍乃是陛下派来的"眼线"和"暗哨"。

"孤心中有数。"沉默少许,李承乾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他终是没有拒绝卢凌的好意。

尽管他深切的清楚,自己与李宏之间的关系已是"不死不休"。

不过越是这样,李承乾心中越是狐疑,依着前身脑海中琐碎的记忆碎片,前身自打记事以来,便不受李宏的重视,终日待在冰冷的深宫中,压根没有体会到所谓的父爱和母爱,应当不至于犯下大错,触怒了李宏,这才导致如履薄冰的境遇才是。

李宏为何会对自己如此厌恶?乃至于毫不掩饰呐..

等等,母爱?!

顷刻间,李承乾的眼神便是为之一冷,觉得自己好似触碰到了某些被人刻意隐瞒的细节,自己好似从未听说过有关自己母妃的只言片语。

作为李宏的长子,他的母妃就算出身卑微,也不至于在朝中毫无存在感可言,更别提李宏正是因为自己的存在,方才被先帝立为了"皇太弟"。

自己这如履薄冰的处境,极有可能源自于上一辈的"恩怨"。

依着前世电视剧和小说中的"戏码",遭受冤屈悲愤离世的太子生母,通常都会留有些许心腹死忠,于暗中照顾孤苦伶仃的"太子"。

"兄长,孤记得你曾在边军任职?"轻轻敲了敲身前的案牍,李承乾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微微眯起了眼睛,朝着眼前的卢凌低声询问道。

"殿下好记性.."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仍在不断翻滚的内心,身材魁梧的卢凌轻轻颔首,脸色也随之严肃起来。

这书房本就不大,他自是清楚的感受到了李承乾的情绪变化,以及身上猛然徒增的气势。

"孤这太子虽是有名无实,但东宫十率的郎将,也绝非庸碌之辈能够担任。"

"料想兄长在军中的时候,也是一员虎将呐.."

气氛略有些诡谲的书房内,身着长袍的李承乾声音虽是平淡,可心中却是掀起了滔天骇浪。

自己的前身虽是从卢凌身上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关怀,但却从未思考过这背后或许存在的隐情。

当时他在朝中如履薄冰的处境人尽皆知,这卢凌作为边陲虎将,却放着大好前程不要,主动来担任他的亲军统帅?

非亲非故之下,这怎么瞧都不像是意外。

"敢叫殿下知晓,末将昔日曾在镇北侯麾下任职.."提及自己的过往,虽然已是离开了边陲多年,但卢凌脸上仍是涌现了一抹自傲之色,并不自觉的挺直了胸膛。

瞧得出来,卢凌对那段军旅生涯,十分怀念。

"既如此,兄长为何离开了边军,给孤当起了亲军统帅?"自认为发现问题所在的李承乾越想越是兴奋,声音也不免激动起来。

这世上可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这卢凌放着前途大好的边陲军将不做,跑来给自己这位如履薄冰的太子做亲军统率。

这其中,必然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隐情,并且极有可能跟自己的身世有关。

他就知晓,自己作为大夏的储君,身世绝没有这般简单,不然卢凌岂会在自己奉命监国之后,毫不避嫌的收拢旧将,听从自己的诏令?

难道说眼前的卢凌,其实便是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