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无心插柳,柳成荫
是夜。
灯光昏暗的兰薰殿内,大口喘着粗气的李宏于凌乱的床榻上起身,大步迈至不远处的案牍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男欢女爱过后的腥臊气息。
约莫盏茶功夫,随着窸窸窣窣的穿衣声,身材妖娆的郑贵妃也是缓缓起身,成熟风韵的脸颊上涌现了一抹转瞬即逝的哀怨。
但很快,郑贵妃便调整好了心情,慵懒的声音也是随之在幽静的宫殿中响起:"进来吧.."
下一秒,宫门紧闭的殿门被轻轻推开,以老太监周顺为首的宫娥内侍们鱼贯而入,手中捧着各式各样的吃食,以供李宏和郑贵妃恢复体力。
"陛下,臣妾听说北凉的使团进京了?"随意挑选了几样精致的点心后,脸上还残存着些许潮红的郑贵妃便是眼神迷离的朝着身旁的李宏低喃道。
成婚多年,她深知眼下正是李宏的"冷静期",最为适合吹一吹传说中的"枕头风"。
"嗯,已经在鸿胪寺入住了。"提及国事,李宏的眉毛便是一挑,心中升起些许厌烦,但终是耐着性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他可不想在身心舒畅之后,考虑这些糟心事。
"这群北凉人好生不讲道理,居然不请自来.."尽管知晓这"和亲"一事,早已得到过李宏的首肯,但郑贵妃仍是一脸恼怒,颇有些善解人意的抱怨道。
这些天,经过李宏对她的耐心解释之后,她也理解了李宏左右为难的处境,以及这"和亲"背后所代表的政治博弈。
"哎,爱妃说的是呐。"
"这些北凉人声称是为参加我大夏太子与其长公主的大婚而来。"
"但我大夏太子,焉能迎娶帝国公主?!"
"朕怎能害了贞儿?"
一声长叹过后,李宏的脸上涌现了些许欣慰,望向郑贵妃的眸子中也满是怜爱。
不愧是他的爱妃,知道体谅他的难处,至于他们的宝贝儿子李贞就更不用多说,这些天一直安静的待在府中读书,从未表现出对于"太子储君"的渴望。
光是这份淡然的心性,就比李承乾那个不忠不孝的逆子,强上无数倍!
"不仅如此,臣妾还记得我大夏的祖训呐."
"太祖曾经亲笔手书,告诫后世子孙,不和亲,不纳.."未曾将话说完,郑贵妃便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娇媚的声音随之戛然而止,一双美眸则是有些紧张的盯着自己的丈夫。
如今在朝中,关于此前割让给北凉的定州,以及一并交付的诸多粮草辎重可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谁也不敢轻易提及,以免触碰到李宏的逆鳞。
毕竟这事,有些不太光彩。
"正因如此,朕才有些左右为难呐!"
也许是心不在焉,李宏并没有察觉到郑贵妃言语中的"冒犯",转而没好气地锤了锤桌子。
昔日他之所以答应北凉"和亲",相当一部分原因,乃是忌惮李承乾立下的赫赫战功,不愿助长其威名,方才出此下策。
本来按照他的计划,待到此事渐渐平息,他便可随便在皇室宗亲或者外戚中,挑选一名适龄的青年俊杰,与沦为阶下囚的拓跋嫣成婚,应付一下北凉即可。
但他万万没有料到,拓跋嫣居然"反客为主",主动放出消息,要与李承乾那个逆子成婚,甚至还将消息传到了千里之外,数千北凉铁骑得以陈兵镇北关。
当然,最让他忌惮,乃至于如临大敌的,还是前些天自镇北关传回的消息。
十八年来不曾进京述职的镇北侯陈庆之居然以"观礼"为由,在没有得到他的允许之前,擅自进京。
近乎于下意识的,李宏便觉得这位边陲大将,乃是进京"兴师问罪"的。
毕竟,在他之前,大夏的历代天子从未开过"和亲"这个口子,而且是与前不久才刚刚兵临城下的北凉人和亲。
"陛下,要臣妾说,这拓跋嫣留在我大夏也没有太多用处,还不如将其放回北凉。"
"臣妾可是听说了,如今北凉国主垂垂老矣,这拓跋嫣为了北凉国主之位,与其皇兄势如水火,两不相让。"
"届时,我大夏还能坐山观虎斗,乃至于趁其内乱的时候,主动出兵,开疆拓土,以彰显陛下的英武。"
在李宏略有些错愕的注视下,郑贵妃一边吃着手中的糕点,一边随口说道,但其眼眸深处却涌现了一抹狡黠。
她可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及此事。
那李承乾终究是个祸患,她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的宝贝儿子肃清障碍。
如若北凉长公主被释放回国,李承乾便彻底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而自己的儿子也能如愿登上大夏的储君之位。
"爱妃言之有理呐.."
好半晌过后,李宏的大笑声猛然于兰薰殿中炸响,其脸上满是惊喜之色,胸口不住的起伏着。
当局者迷,他怎么就从未往这个方向动过脑子?
只是李宏终究是御极多年的皇帝,深谙政治博弈的残酷,很快便意识到了其中问题所在。
"爱妃此计固然一举两得,但朕只怕北凉使团,不会轻易松口呐。"
"那北凉大皇子拓跋烈,岂会愿意见到拓跋嫣回到北凉?"
古往今来,涉及皇权角逐,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父子相疑,手足相残的戏码屡见不鲜。
谁又知晓,眼下入住鸿胪寺会馆的北凉使团,究竟是为了营救拓跋嫣而来;还是暗中受了北凉大皇子拓跋烈的指派,专门为了落实拓跋嫣被留在大夏而来。
"唔,陛下真知灼见,是臣妾愚钝了。"对于这个结果,早已受到"点拨"的郑贵妃,心中没有半点意外,很快便紧接着说道:"不过若是陛下所料为真,想来北凉也不在乎,拓跋嫣究竟与谁和亲。"
"太祖留下的祖训,只说不准我大夏天子和亲,又没说不准我大夏公卿与北凉结亲。"
"刚好臣妾家中有一外甥,与那拓跋嫣的年纪相仿,倒不如由陛下赐婚,让臣妾的外甥娶了那拓跋嫣。"
"以臣妾娘家的身份,也不算屈辱了那拓跋嫣,对北凉那边也有个交代。"
眨了眨眼睛过后,瞧上去一脸无辜的郑贵妃终是缓缓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
如若拓跋嫣能够离开大夏,那自是万事大吉,所谓的"和亲"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如今躲在清河王府苟延残喘的李承乾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但若是拓跋嫣必须留在大夏,不若便将其嫁给自己的外甥,此举不仅同样能够断绝了李承乾的念想,自己的家族也能背靠着"北凉"这个招牌,得以继续壮大。
这才是真正的一举两得之法。
"爱妃这话,且让朕想想。"不知过了多久,李宏不辨喜怒的呼喝声于兰薰殿内悠悠响起,其脸上满是深邃之色。
如若不是郑贵妃"指点迷津",或许他还困在祖训和北凉人之间左右为难,甚至还要面临镇北侯陈庆之施加的压力。
但若是依着郑贵妃提供的法子,困扰自己多时的难题,似是能够得以被瞬间解决...
一时间,本是打算今夜来郑贵妃这放松一下心情的李宏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
这一趟,来值了。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