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让本太子入赘和亲,敌国登基你们后悔啥

第64章:本侯,不同意这门婚事

"臣李承乾,见过陛下。"

幽静的乾元殿内,身着亲王袍服的李承乾大步迈入正殿,于周遭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朝着上首的李宏,躬身行礼。

闻声,李宏的脸皮便是为之一抽,被酒色掏空的身体也因为过于激动而微微颤抖着,眸子中更是涌现着浓浓的厌恶之色。

这个逆子,仅以臣子的身份向他行礼,甚至不愿意称呼他一句父皇。

"清河王免礼平身。"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万千思绪,面色隐晦不定的李宏将李承乾唤起。

家丑不可外扬。

他和李承乾之间的"暗流涌动"可不能给外人瞧去,被旁人瞧了笑话。

毕竟,殿中的宇文觉等人可不是他大夏的臣子,日后回国之后,大可将今日之见闻,详细的记载于书,将他为数不多的颜面彻底撕碎。

"谢陛下。"

也许是知晓自己即将成为"北凉驸马",一改之前岌岌可危的处境,李承乾的态度也不似之前那般咄咄逼人,令李宏略有些忐忑的内心为之一定。

只是还不待李宏高兴太久,殿中的李承乾便是自顾自的起身,并大步行至北凉长公主拓跋嫣身旁,全然没有理会另一侧的大夏文武们。

见状,默不作声多时的朝臣们顿时义愤填膺起来,窸窸窣窣的议论声也是随之响起。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清河王糊涂,明明是北凉嫁女,怎么坐到北凉那边去了.."

"此举将我大夏的颜面置于何地.."

李承乾此前本就于朝中毫无根基,眼下又被废黜了太子之位,对于在场的朝臣们而言再也没有半点"维系",也不用担心其日后的"清算",故而毫不掩饰脸上的不满和愤怒,矛头直至对面神色自若的李承乾。

只是说者无心,听者有心。

在嘈杂的议论声中,除却呼吸不断急促的户部尚书郑恂之外,竟无一人注意到上首李宏愈发涨红的脸色,以及不断起伏的胸口。

"够了,尔等眼中究竟还有没有陛下!"

终于,就在李宏即将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户部尚书郑恂终是反应了过来,义正言辞的朝着身旁的袍泽们训斥道,眼眸中满是惊惧。

清河王李承乾不过是"自降身价",主动和拓跋嫣坐在一起,便引得众人如此激动,乃至于捶胸顿足。

若是众臣知晓待会陛下的决定,又该作何反应?

想到这里,郑恂便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隐隐涌现了些许悔意。

此前他光顾着完成李宏的命令,在解决拓跋嫣这个"烫手山芋"的同时,顺势扼杀李承乾"卷土重来"的可能,却是全然忽略了令李承乾入赘北凉会造成的影响。

近乎于下意识的,郑恂便抬头看向上首的李宏,却不曾想四目相对之下,皆是瞧出了对方脸上的凝重和惊疑。

事情好似有些不受控制了。

"咳咳,"就在乾元殿内的气氛有些僵硬,李宏心中也在不断打着退堂鼓的时候,脸颊微微有些涨红,好似有了三分醉意的北凉大冢宰宇文觉适时起身,不卑不亢的拱手道:"尊敬的大夏皇帝,我国狼主思女心切,特请皇帝陛下看在两国情谊的份上,尽快允准长公主和清河王殿下回北凉完婚。"

"为了表示我国的诚意,我国狼主愿意将定州割让给贵国。"

虽说作为两国缓冲之地的定州,早已被李宏许诺以"聘礼"的方式,割让给他们北凉。

但眼下殿内的气氛隐隐有些诡谲,人老成精的宇文觉便是擅作主张的更改了"筹码",并且率先发难。

他知晓,若是再耽搁下去,李宏迫于群臣施加的压力,极有可能会临时反悔。

届时莫说将长公主拓跋嫣和其夫婿一并带回北凉,只怕连他们都要被扣留在大夏。

哗!

待到宇文觉阐述完其请求之后,人满为患的乾元殿内瞬间爆发了震耳欲聋的呼喝声。

不提陪列末席的武将们,即便是身材消瘦的文官也是满脸的惊怒,好似受到了奇耻大辱一般,朝着宇文觉怒目而视。

"尔等放肆,可知在说些什么?!"

"令我大夏皇子入赘北凉,尔等痴心妄想!"

"有本事你们就打过来!"

只片刻的功夫,刚刚还谈笑自若,好似多年好友一般的两拨人便是彼此对峙,各种不堪入耳的唾骂声随之响起。

其言辞之犀利,令李承乾都有些叹为观止,心道还是"文化人",骂人狠呐。

砰!

"都够了!"

也许是不满作为大夏权利中枢的乾元殿混乱如民间的市井,面色涨红的李宏重重的拍了拍身前的案牍,转而怒不可遏的咆哮道。

言罢,李宏将阴冷的目光在殿中诸臣身上掠过,其状若疯癫的模样,令不少朝臣心中都是咯噔一声,不敢与其对视。

御极多年,李宏于朝中的影响力和威势自是无人可比,但仍有些"腐朽"的老臣们在喋喋不休。

"陛下,北凉人蛮横无理,这是在羞辱我大夏呐!"

"想让清河王入赘,休想!"

闻声,李宏稍有些平静的内心再度激动起来,其歇斯底里的咆哮声也是随之响起:"国家大事,岂容尔等置喙!"

"拖下去,廷仗!"

也许是没有料到自己的"仗义执言",竟会遭受李宏如此刻薄的对待,本是在场中慷慨激昂的老臣们顿时戛然而止,转而不可思议的看向上首的李宏。

他们不是蠢人,李宏如此气急败坏的表现,已是说明了一切。

难道李宏,真的有心将北凉长公主拓跋嫣送回北凉,甚至还主动令清河王殿下入赘,使他们大夏沦为周边邻国的笑柄?

他们大夏,何时要这般卑躬屈膝了?

许是受了太大的刺激,这些满脸迷茫的老臣竟好似行尸走肉一般,被身旁的侍卫搀扶着,朝着殿外走去。

好一番折腾过后,乾元殿内重新恢复了平静,唯有粗重的呼吸声响彻在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既然北凉使臣态度诚恳,朕便同意了尔等的请求。"

破罐子破摔之下,李宏也懒得去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直接以不容拒绝的口吻宣布了自己的命令。

同时,还不忘朝着殿中瞠目结舌的诸臣反问道:"这门亲事,朕同意了。"

"众位爱卿,可有人反对?!"

哪里敢有人反对?

李宏刚刚歇斯底里的模样早已被众人尽收眼底,即便是粗鄙的武将,也知晓自家殿下已然与北凉私下里达成了某种"默契"。

倘若他们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上眼药,只怕下场就不是"廷仗"这般简单了。

但不敢反对归不敢反对,诸如荒诞,悲哀,愤怒等情绪仍是在幽静的乾元殿内滋生弥漫,并传至每个人的心底。

在李宏的"乾纲独断"之下,纵然是对其最为忠心耿耿的兵部尚书秦钦也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陛下,这到底是怎么了?!这是要铁了心向北凉认怂了吗?

眼瞅着殿中群臣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反对自己的决定,李宏居然在心中升起了一种异样的满足感。

平日里,他在朝中随便想做出些什么决定,便会有人吵得不可开交,乃至于对他大放厥词。

不过依着今日的表现来看,这些人也不过是在虚张声势,在真正的生死面前,也没人敢真的违抗他的意志。

"很好,既然众位爱卿无人反对,朕便同意了这门亲事.."舔了舔有些干涉的嘴唇,李宏便准备宣布自己的命令,尽快落实此事,将拓跋嫣等人送走。

他相信,待到拓跋嫣回到北凉,使得北凉爆发内乱的时候,众臣便会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了。

至于他近些时日和未来所遭受的一切非议,也将化作各式各样的吹捧,重新反馈回来。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乾元殿外突然传来了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瞬间吸引了众臣的注意力。

"本侯不同意这门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