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满朝公卿送一人(上)
三日后。
天色尚未完全大亮,雾蒙蒙的晨雾尚且笼罩在低垂的穹顶之上,东京城外便是陆陆续续出现了行商走卒的身影。
但与往日在城门外等候,准备排队进城的情形所不同,这些行商走卒们却是不约而同的站在官道两侧,表情似是有些悲愤,默默注视着如巨兽般匍匐在眼前的东京城。
良久,伴随着东京城中沉闷的宫钟声,巍然不动多时的城门也传来了些许声响,引得正在窃窃私语的行商走卒们纷纷停止了交谈,其中更有穿着打扮好似儒生的士子们,默默低头整理起身上凌乱的衣衫。
他们今日不约而同聚集于此,便是为了欢送曾经力挽狂澜,替大夏保住了最后一丝颜面的李承乾。
今日过后,李承乾便不再是他们大夏的太子,也不再是被卸磨杀驴的"清河王",而是被废黜了全部爵位,于宗室玉牒上除名,被送往北凉和亲的"赘婿"。
天家无亲情!
沉默不语间,各式各样的情绪于空中弥漫,立于官道两侧的百姓们纷纷挺直腰板,希望能够令李承乾感受到一丝温暖。
终于,在守城士卒敬畏的眼神中,一道身影率先于巍峨的东京城中而出,并映入城外百姓的眼帘之中。
只是来人并非是万众期盼的"废太子"李承乾,而是一名身着素衣,瞧上去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其怔怔的环顾了一圈城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之后,便是默不作声的行至不远处的空地上。
此时此刻,人群中早有百姓辨认出了来人的身份,窸窸窣窣的私语声也是随之响起。
"是督查院御史萧子良.."
"这位老大人可是个好官呐.."
"听说老大人因为替太子殿下仗义执言,已是挨了好几次廷仗.."
"可不是,刚刚走路都一瘸一拐的.."
也许是听到了人群中的议论声,满脸落寞之色的督查院御史萧子良微微颔首,喉咙不断上下耸动,像是有话要说。
但在一声无可奈何的幽叹过后,萧子良终是无力的垂下了其头颅,眼神愈发黯淡。
世道如此,非他一人之力可以挽回。
或许,他该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了,此后大夏朝廷的暗流涌动便与他这位"乡野村夫"没有半点关系了。
"子良兄.."
正当萧子良心中苦涩不已的时候,耳畔旁便是响起了一道同样有些沉重的声音。
放眼望去,竟是平日里在督查院与他多有来往的袍泽。
"李兄也来了啊.."深吸了一口气,萧子良勉强自脸上挤出了一抹笑容,朝着来人拱了拱手,但心中的郁气却是削减了不少。
看来这大夏朝堂上,至少还有人与自己一样,没有完全被"权势"泯灭初心。
"何止是李兄,我等也来了。"一声轻笑过后,又有十余道身影陆陆续续自城池而出,行至萧子良的身旁,引得守城士卒们忙不迭的行礼。
尽管这群人尽皆身着素衣,也没有家丁奴仆从旁前呼后拥,但这些最善于察言观色的守城士卒们却知晓,这些人皆是在朝堂上挥斥方遒的朝臣。
"好好好。"
"诸君来此可是为了..?"尽管知晓眼前的这群人出现于此,十有八九是出于跟自己相同的目的,但萧子良仍是忍不住出声问道。
"好一个萧老头,莫不是觉得这大夏朝廷,除了你萧子良之外,便没有不辨是非之人?"未等围作一团的官员们作答,又有一道激昂的声音于城门处响起。
寻声望去,说话之人居然是一名身材魁梧的壮汉,虽然未曾身着甲胄,但举手投足间仍是散发着令人敬而远之的杀意和威势。
"刘将军,"面对着前不久自愿留守东京,追随在太子殿下身旁,重创北凉大军的武将,萧子良等御史言官纷纷躬身,以表心中的敬重之情。
见状,被称为"刘将军"的武将也是赶忙拱手还礼,但身后响起的呼喝声瞬间便令其动作为之一滞,脸上也是露出了些许无奈之色:"刘子栋,老子昨夜一宿没睡,还是被你抢了先。"
城门处,又有几名身材魁梧的武将携手而来,不约而同的立于城门另一侧,朝着对面的萧子良等人点头示意。
"屁话,说的好像老子睡觉了一样?"笑骂了一句过后,瞧上去年过五旬的刘子栋便拱手告别萧子良等人,大步行至对面。
一时间,与分布在官道两侧的行商百姓一般,城门处也是形成了两拨人,文官和武将泾渭分明。
"昏君误国!"
"为君,妒忌贤能;为父,刻薄寡恩.."
"我煌煌大夏,便要败于昏君之手啊.."
眼瞅着聚集在城门外两侧的官员越来越多,官道两侧的百姓们也是不可避免的激动起来,矛头直至皇宫中的李宏。
有史以来,因各种各样原因失去储君之位的"废太子"屡见不鲜,但从未有像李承乾这般,因为一句所谓的"莫须有",便被废黜了储君之位。
此外,作为大夏之主的李宏还违背祖训,不顾及天下万民的感受,执意将李承乾送往敌国和亲入赘。
如此倒行逆施的行为,与史书上那些罄竹难书的亡国之君有何区别?!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