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实主义 > 筑梦边疆

第31章 新果园的满地盐碱

新年后的第一个种植培训会,新的政策下来了。

讲台上摆放着一株果苗和一筐水果,徐新东告诉大家,那筐紫色的小果子叫做新梅。

“这是从国外引进的欧洲李品种,在国外种出来的叫西梅,在咱们这儿经过引种栽培试验以后,改成了叫新梅。”

“新梅的新是新疆的新,还是新疆西梅的新啊?”有人举手问道。

“你怎么理解都对,咱们新政策推广种植的是新梅1号,是经过现代农业示范园改良后的品种,膳食纤维含量非常高,属于功能型水果,销售前景十分好!”

包括谢慧英在内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新梅1号,更别提尝过了。

徐新东给大家分新梅1号的时候,还要讲一下这个东西怎么吃。

“哎呦,甜的嘞。”

“撒子嘛!我这个硬的,酸得很。”

“吃着有点儿像李子?”

“国外进口的西梅是不是很贵啊?我们种出来的新梅1号能不能卖上高价?”

徐新东笑着点头:“进口的西梅售价高,因为成本高,咱们种出来的起码就少了一个进口的成本,前期售价可能赶不上进口的西梅,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就是有的赚了?”

收成这种事情没办法打包票,徐新东只能拿出报表数据,告诉大家未来的前景预期十分不错。

“现在,苗圃里有了第一批新梅1号果苗,愿意种植的果农可以在我这里登记,走最新的政策扶持。”

因为是新果苗,种植过程需要摸索,产量也是预估产量,政策扶持的力度特别大,包括承租果园,都能走助农贷款,勾动了谢慧英的心。

实际上,自从知道有新品种以后,谢慧英就开始做各方面的了解了。

今天,分到谢慧英手里的新梅1号,正好是一个熟透的果子,她砸吧一下嘴,还能品到唇齿间的甜滋滋。

“我想种植新梅1号。”谢慧英第一个举起右手,说道。

丁泉山嘴一撇,问:“你的果园满满当当的,种哪儿?挖了枣树还是苹果树?”

“我什么也不挖,扩建果园就可以了。”

“哪有现成的果园给你转租?”

丁泉山琢磨好几年的扩建果园了,从谢慧英家看到艾力大叔和老李叔家,都没成功。

现在,他也觉得谢慧英在说空话,不可能成功。

谢慧英笑笑,没回答丁泉山的问题。

“我种50亩。”

谢慧英坚定又果断地说道,一如当年她决心留在南疆那般。

别家还在考虑试种个三五亩呢,谢慧英直接报出50亩这个数字,着实把所有人吓了一跳。

“你这个娘们胆子真是大!”丁泉山咋舌道。

徐新东也再一次为谢慧英的魄力折服!

“谢慧英都敢种50亩,我也不考虑种5亩了,我种10亩!”老李叔拍着大腿说道。

“我种15亩!”艾力大叔附和道,“这不正好嘛,我正盘算着把枣树那块园子给清一清呢,一开始本是打算全都种上苹果,现在觉得换成新梅1号更有盼头。”

有果农附和,就有果农质疑。

丁泉山问:“谢慧英,你哪来的底气一种就是50亩?”

谢慧英淡淡一笑:“这个问题你几年前就问过一次了,我现在的答案也一样。”

丁泉山瞥一眼忙着做登记的徐新东,犹豫半晌,摇了摇头:“你们种吧,我才不冒这个风险!”

傻子才喜欢当趟路人,他喜欢走别人走过的路,轻松又省事儿!

徐新东最后的统计结果,愿意种植新梅1号的果农占到了三分之一。

比预期的效果要好,但愿意大面积种植的只有谢慧英。

谢慧英和苗圃签下预定果苗合同那天,还去签了一个承租合同。

她承租的并不是现成的果园,而是50亩的棉花地。

棉花地的老板想要缩减成本,把几百亩的棉花地拆分出去转租。

谢慧英签好承租合同,走助农贷款渠道,用批复的贷款给付了租金。

接下来就是清走50亩地的棉花,犁地、施肥为种植新梅1号做准备。

这项工作需要土地化冻,开始春耕的时候才能完成。

谢慧英信心满满的等到开春,再次来到棉花地,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原先的棉花田里出现了一片白茫茫,那可不是没有融化的积雪,而是白碱!

经过一个冬天的水分蒸发,土壤里的盐碱结晶爬到了地表,给了谢慧英一记重锤,打得她慌了心神。

春播的时机十分宝贵,新梅1号树苗虽然是改良过的品种,但归根结底还是外来品种,土地里的盐碱治理得不够彻底,有可能会把新梅1号树苗烧死!

谢慧英头疼又上火,愁得嘴唇起了一圈的火泡。

“我还以为你想了个什么方法,没想到是用棉花田改果园,棉花可是最耐盐碱的农作物,当初开荒的时候,废的劲儿都跟果园不一样,你那新梅1号树苗种在这儿能活吗?”丁泉山又过来说风凉话。

“我没想到……”

“你就是太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能耐大,啥问题都能解决!”

谢慧英这次没有反驳。

承租棉花田改果园这件事,的确是她太冒进,太过想当然了。

徐新东升职以后比较忙,她也没有向其他人讨教这些,现在这个局面,是她没有考虑周全造成的。

现在,承租合同已经签好了,退租违约的赔偿金是一笔钱,签下的新梅1号树苗又是一笔钱,还有信用社的贷款……

“你在南疆呆得久,对治理盐碱地有好方法吗?”谢慧英问。

“我要有方法我早就承包棉花地了,还用整天盯着别家果园要不要转手吗?治理盐碱费钱又费力,太麻烦了,我碰都不想碰。”

谢慧英又询问艾力大叔。

艾力大叔听着就替谢慧英发愁:“以前排碱的时候,那都是靠挖排碱沟,人就站在碱水里头,那碱水可厉害咧,泡着泡着,腿脚都能给泡烂咯。现在呢,倒是有用换土这个办法的,可还是得灌水洗盐压碱啊,这一道道工序可不能少!”

这一听就是个大工程,谢慧英寻思来寻思去,还是觉得应该问问专业人员。

“徐主任,我知道你忙,但这事儿我实在解决不了,只能托你帮我找找人。”谢慧英说起了自己的难处。

徐新东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现代农业示范园里忙碌,还不知道谢慧英的新果园出了问题。

此刻听到新果园里满地的盐碱,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