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实主义 > 筑梦边疆

第42章 糖酒会和喀交会

谢慧英以为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有反馈。

没想到,还没有半个月,戴经理就找到了厂里。

“热销,简直是供不应求!”戴经理喜不自禁地说道,“我们按照以往的策略,先进行了活动品尝,顾客的购买率十分高,回购率和认可度也高,现在都催着我们赶紧供货,省得客户馋起来的时候移情别恋嘞!”

戴经理拿出一份新的合同,是他先前说的独家代理协议。

这份协议保证了幸福果食品加工厂的运营,并且承诺了回款时间,给足了谢慧英保障。

谢慧英没有着急去看合同的条款,而是问道:“戴经理,你觉得我们厂的新梅干,有没有资格去到糖酒会?”

“当然有资格,我们公司的主营产品,每年都会参加新疆的糖酒会,更有优势的产品还会送去成都参加全国最大的糖酒会。”

“喀交会呢?”谢慧英又问。

糖酒会是糖酒商品交易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展览会和订货会。

喀交会是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是推动区域经济贸易的国际盛会,登上喀交会的产品都是优中选优,是一种高度认可。

戴经理越听眼睛越亮,一旁的周永兵更是瞪大了眼睛。

他没想到,谢慧英的“野心”这么大!

戴经理最喜欢有野心的合作方了,能够做大做强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

但,不能空有野心,好高骛远。

“谢厂长准备把果园扩展到多少亩?”戴经理问。

谢慧英笑着摇头:“明年的重心,我想放在食品厂上。”

戴经理顿时皱眉:“按照这个市场反馈,只靠你家的果园的产量绝对不够市场消耗,你不扩建果园,还想上糖酒会和广交会,卖什么啊?就是预售人家也等不了太久。”

谢慧英了然地笑了:“戴经理放心,我已经有决策了。”

“什么决策?”

谢慧英再次拿出先前的那份招商引资的报纸,指着政策指导说道:“由合作社做中间商,架起企业和农户的桥梁,这种模式叫农业产业化,也可以称为订单农业。”

谢慧英是订单农业的受益人,前几年果园被融雪性洪水的摧毁,是徐新东牵线的上沪商超救了大家的果园。

那时是商超直接到田间地头签的合同,没有合作社做桥接,最大的风险在商超,合同每年都要重新签订,并不稳定。

合作社的存在,可以帮助谢慧英承担一部分风险,也能规范和果农的合作。

合作社经艾力大叔牵头,由愿意与谢慧英合作的果农和村两委组成。

这也是谢慧英最初和艾力大叔商讨的模式,食品厂没有稳定的销路之前,谢慧英不敢把自己的目标说得这么宏大,现在,新梅干未来前景有了保障,谢慧英终于有底气把自己的构想讲出来了!

周永兵知道谢慧英是个有想法的人,但他没有听谢慧英讲过食品厂的未来规划,不知道她想得这么久远。

不对,一点儿也不久远了。

这个设想就要实现了!

周永兵越发觉得,自己选择留在厂里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幸福果食品加工厂的名头就会传遍全国!

谢慧英的这个决策,同样获得徐新东的大力支持!

“你是第一个做出响应的人,咱们要是能把这个合作办好了,绝对能带动其他人加入进来,帮助更多的果农!”

把农业提升为产业化模式运营,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业问题。

在徐新东的牵线支持下,谢慧英的“幸福果食品加工厂”升级更名为“幸福果农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大家对谢慧英的称呼也由谢厂长更改为了谢总。

谢慧英以新身份出席果农培训会时,穿的还是那套被周永兵嫌弃的衣裳,同样没有一个老总该有的架子。

“谢总,我们想买新梅干吃,还抢不到你家的货嘞!”

“谢总,我听说你要做大枣,我家的大枣你收吗?”

“谢总,我今年又扩了100亩地新梅,种植遇到了啥问题我能去问你吧?你可别嫌烦啊!”

……

所有人都改变了对谢慧英的称呼,身份的改变,给谢慧英带来了压力,也增加了她的动力。

丁泉山挤在人群中,看着谢慧英被人们簇拥着,发现她在果农里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

今年,受谢慧英和政策影响,进行了扩园的果农也越来越多,种植苹果、红枣等“老派”果子的变少了,新梅成了果农的新宠儿。

“咳咳!”丁泉山假模假样地清了清嗓子,又阴阳怪气地称呼了一声“谢总”。

“大家都忙着扩展果园,是不是忘了今年的滞销了?依我看啊,某些人画的大饼要少吃,省得噎着!”

丁泉山破坏气氛的能力还是那么强,刚刚还吵哄哄的会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谢慧英笑笑,道:“关于合作确实有很多细节需要敲定,等会儿咱们在会上慢慢谈。”

“对对,大家先落座,等人到齐了咱们就开始。”

徐新东和艾力大叔张罗着果农们坐下,没一会儿,村两委的干部也到了。

会议正式开始以后,徐新东先介绍了到场的相关人员。

布恰格村是个贫困村,热依拉和丈夫就是这个村子的村民,平日里请的临时工,也大都是这个村子的。

艾力大叔在考察合作社的设点位置时,本来没有考虑布恰格村,是驻村干部从别处收到了消息,非常积极和热情地邀请合作社入驻,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想要用合作社带动村民致富。

“……在客商眼里,咱们都算一个个散户,集合起来以后,咱们的优势就变大了,就像一根绳很容易断的嘛,扭成麻绳结结实实,咱们的体量变大了,议价权也有了嘛!”

“咱们以后不是只跟谢总合作啊?”有人问道。

“谢总肯定是咱们签下来的第一个企业,但肯定不会是唯一的企业嘛!咱们有的果子谢总也不收啊!”

谢慧英笑着点头,道:“我既是合作社的合作方,也是合作社的一员,我家的苹果也指望合作社给我找个好买家呢!”

“没错,只要是果农,有意向共同致富,就能加入合作社!”

艾力大叔开始宣读合作社的成立规范和人员构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