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实主义 > 筑梦边疆

第46章 制定新梅的品级

谢慧英站起来就走。

“哎哎哎!”丁泉山赶紧起身去拦,觍着脸嘿嘿笑,“再谈谈嘛!条件都可以谈的对吧?”

“我看你没有诚意,没有谈的必要了。”

“那不行,你不能让徐主任为难啊!”丁泉山义正词严地说道。

“你真是穿得再有面子,也盖不住是个不要脸的人!”谢慧英生气地骂道,“我给你三天的时间,你想好要不要合作,过时不候!”

购买生产线设备需要时间,扩建用来储存新梅的仓库也要时间,再晚就不赶趟了。

丁泉山还想拦谢慧英,被艾力大叔用力推开!

“你这个牲口真是好不了几天!”

艾力大叔离开前,还骂了丁泉山一句,愤怒的唾沫星子喷了丁泉山一脸。

丁泉山抹着脸,看向徐新东的目光里,带着些许委屈:“徐主任,你得为我做主啊,不能全是我吃亏吧?”

“你自己好好考虑吧,我该去开会了。”徐新东道。

谢慧英这儿门路不通,丁泉山又开车到兵团,找到最先种植新梅的果农王大哥。

“兄弟,不是哥不帮你,我的果子有固定的销路,人家连年来收,我也不能违约啊,咱们做人讲究的就是信誉对不对?”

“我给你提价!”

“这不是提价的问题,我得守信誉。今年我为了高价把果子卖给你了,我的信誉没有了,明年怎么办?以后怎么办?”王大哥连连摇头,“这事儿不成,你还是找谢慧英商量吧。”

丁泉山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这事儿?”

“这又不是秘密,不都知道了?”

丁泉山的意思是,没想到传播得这么快。

“哦,谢慧英来兵团问设备了,她想收一套二手设备,费用低一些嘛,这也是为你考虑啊,担心你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

“我又不是一定会跟她合作!”

王大哥也不劝了,拍拍丁泉山的肩膀,道:“我看就是没有你,谢慧英也能弄成事儿,你好好琢磨琢磨吧。”

丁泉山咽不下低声下气那口气,回家又把合同研究一遍,发现所有的后路都在他夸下海口的时候堵死了。

丁泉山不信邪,又跑去喀什市,找了个律师帮他寻找合同漏洞。

最后得出的结论:要么按时按量交货,要么付违约款。

话说太满了啊!

丁泉山气得恨不得扇自己。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给自己留个可以钻的漏洞呢?

转念又一想,如果合同里有漏洞,那些“身经百战”的合作商一定能看出来,不会和他合作。

丁泉山犹豫半晌,狠狠地叹了一口气:“你再给我拟两份合同,分别是入股合同和预付款合同。”

第一份合同谢慧英不签,再掏第二份合同。

“我来说你来记,我要把条款设置得严谨点儿!”

他已经吃过合同条款的亏了,必须找补点儿回来。

丁泉山从喀什市回来,没有停歇地带着两份合同去了谢慧英的公司。

看到谢慧英正和周永兵讨论果酱的口感,焦急的程度又深了两层。

“我想入股,不多,只要5%的股,对你构不成任何威胁!”丁泉山开门见山地说道。

“不行。”

谢慧英拒绝得毫无余地,不让老奸巨猾的丁泉山插手公司,是她的底线。

“我要的不多啊,咱们俩联手,能直接把新梅的生意垄断了,对食品厂的发展也好啊!”

“你这个想法就不对,咱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谢慧英又要赶人。

丁泉山赶紧拿出第二份合同,表示自己可以退一步。

合同一共8页,谢慧英坐下仔细读了一遍,又转手递给周永兵,让他也读一遍。

周永兵看得连连皱眉:“这些条款太苛刻了。”

“只是违约苛刻,不违约就没事儿啊。”丁泉山解释道。

“你把规则卡死了,没有浮动啊。”周永兵指着其中一条,道,“就比如这个交货时间,你卡在8月15至30号之间,但果子成熟是看天气的,晚熟和早熟都有可能,你这早了不收,晚了要赔钱,也太不合理了。”

“我的供货合同就是这样签的,跟你们肯定也要这样签。”

周永兵又指出一条:“这个果子等级也不对,怎么特级果和一级果之间还多出来一个优等果?你自己制定了一套标准?”

“也不算我制定的吧,商量着来的,那群老板也认可我这个标准。”

特级果的标准没有变,把原有的一级果标准套在优级果上,降低一级果的标准,一部分二级果可以混入一级果里,以次充好了。

谢慧英冷哼道:“难怪你想垄断市场,原来在这里做文章。”

丁泉山觉得冤枉:“我以通货价格收购,自己给果子做分类,具体怎么分类,跟你们没关系啊!你们这次给我供货更没吃亏啊!”

“但是你扰乱了市场。”

“这就是市场决定的,那些老板愿意认可我这个标准,他们摆上柜台以后,买家掏什么钱买什么货,这不就行了?”

丁泉山反过来劝谢慧英,“咱做生意是赚钱的,又不是做慈善的,跟着市场走就行了,计较那么多干什么?”

“旁人提起南疆的一级果,拿出来的果子却只有二级果的品质,这不是往咱们的新梅上泼脏水吗?”谢慧英不认可地说道。

“那有什么关系呢?咱们都是钱货两讫的生意,谁也没逼着谁买单啊。”

丁泉山的商业逻辑十分严密的说道,“再说了,你按照这个标准给我供货,也没吃亏啊!我怎么卖你就不用管了,最后是什么样子,还是由市场决定。”

谢慧英沉思后,没有更改这条标准。

她给丁泉山供货,的确要按照丁泉山的标准。

交货时间这种细节,谢慧英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改了。

“行,咱们这也算各退一步!”

合同签下来,谢慧英没有耽搁地带着丁泉山去了兵团。

她要收购的是一条有些岁数被淘汰的生产线,优点是便宜,能满足目前食品厂的需求。

丁泉山付了款,谢慧英把货拉回了食品厂。

一同去的还有一位机械师傅,帮忙给组装好,又给负责这条生产线的员工进行了培训。

“这个老伙计当年给我们厂带来了不少盈利,等你们的产品上市了,我一定买来尝尝!”机械师傅满怀期待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